close

  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 (記者 應妮)中華傳統技藝——甲午傳統木雕技藝傳承與創新發展論壇暨甲午首屆中華傳統木雕技藝精品展6日在北京恭王府舉辦。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統木雕技藝,源遠流長,有近7000年的歷史。木雕技藝是木工技藝的分支,屬於木作中的細木作,因此,木雕技藝中包含著中華木作文化的基因,流淌著中華木作文化的血脈。幾千年來,木雕技藝隨著中華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它身上的每一塊肌肉和骨骼,都打著中華文化的烙印。同時,它又受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響,充斥著不同的個性,經年日久,就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風格和流派,使中華木雕的大家庭各具特色並多姿多彩。
  近幾年來,中國木雕領域涌現出了一些創新技法,這是幾千年來從沒有出現過的,在本次展覽上,這一特點尤為突出。另一個特點,就是充分傳承了傳統技藝,強調手工雕刻技藝,使作品充滿了靈性。
  中華文化促進會木作文化工作委員會趙夫瀛表示,近年來隨著雕刻機械的滲透,以手工為標誌的傳統木雕技藝受到擠壓,有的雕刻工甚至成了機械的附庸——為機械的粗雕做精細化加工,甚至衍生出一個新的工種,稱之為“修活工”。商品經濟社會,我們不反對機械的介入,但傳承中華傳統的手工技藝,也是我們重要的歷史使命。
  中央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主任喬曉光則指出,目前的傢具在形制和體量的問題上比較缺乏約束,“因為傳統器物是有很多禁忌的,作為一個傳統民俗,無論是選擇和製作,禁忌是主要的。”體量的問題反映一個行業禁忌的缺失和文化上的粗陋,例如器物譜系的使用,關係到器物和人的關係、關係到器物和民俗、和時間的關係,這是一套非常完整的體系。作為文化遺產傳承,現在在傳統木雕上卻很難看到和生活和民俗的關聯。
  在他看來,從整體上講,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型的木雕,第二代傳人有技術下降的趨勢。對於機械的介入他持堅決反對意見。“如果是再設計和再生產,以設計為主體,非遺進入設計的時候屬於再生產,可以解放思想,但是機器的使用這方面是不能打折扣的。”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感嘆,當下的選擇太多了,特別是年輕人,“那麼在選擇太多的時候,又不能強制大家都只是喜歡昨天的東西,所我我覺得不用怕大眾變小眾,因為只要有一部分人仍然還堅持著就足夠了,但求保持真精神,讓這一部分東西能夠把它的本真性保持下去,而不要讓它因為種種原因喪失最基本的、最根本的元素,這也就夠了。”
  中央美術學院飾演藝術學院副教授鄔建安建議,在增量思維不變的同時,應該還有更積極的能讓手工藝可以活下去的思路,比如跟最前沿的實驗藝術結合。比如當代藝術家會把木雕中的榫卯結構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抽象出來,或者把榫卯本身的美感進行放大,也就是把對榫卯的審美作為支撐一個作品的審美的骨幹。這種思路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即從傳統的工藝當中抽象出來的一個東西,把它放大,儘量釋放它的能量,這樣跟當代文化就比較容易結合。
  該展由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系列活動組委會主辦,展期將持續一個月。(完)  (原標題:專家支招傳統木雕技藝如何在創新中傳承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t27ftsfw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